也不知為什麼,我特別受到這一族群的吸引,難道是我前世跟他們有淵源? 總覺得這個時代還有人能秉持著這種生活方式生活,真是太有趣了。我老是吵著白老師希望可以去看看阿米緒人的村莊,不過可想而知,老師也不知道到底在哪裡,就算知道在哪裡,應該也不讓參觀吧! 也許是因為去中國的時候,總是會有各種少數民族歌舞表演、村落參觀之類的活動,受到太多觀光文化的荼毒,連到了美國我也以為有這種"文化體驗".....
不過,總還是讓我親眼見到了這群特殊的人。每個星期六在飛兒福地鎮上的廣場都會有農夫市集,我一直對"市場"很有興趣(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台灣的),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到當地的市場去感受。對我來說,市場是個最能體現當地生活的地方,看人們吃什麼、買什麼、用什麼,常常有許多相異與相同的東西,而我也常在這些細微不起眼的地方找到許多樂趣: 比如說這裡主要的蔬菜水果是什麼啦、或是農家自製的麵包甜點、若是有魚蝦螃蟹肉類,我就會開始看看人們喜歡的是什麼部位、哪些種類等等的。不過,我也僅止於看看而已,就當是增廣見聞!
因為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場雨,很多原本要來農夫市集的攤位都沒來,原本不大的廣場益加顯得冷清。但大約有兩三攤阿米緒人的攤位,他們都是販售自己養的肉類、自己種的蔬菜、還有自製甜點。雖然不見得是有機,但若都是"遵循古法",我想應該也是挺健康的。愛荷華州是美國有名的農牧大州,沿路上看得到的不是玉米就是大豆,還有畜牧業(當然是用玉米養的)。如果看過Food Inc (食品帝國)這個電影,對於這種一大片的玉米田還有用玉米養出來的牛羊,一定會避而遠之。除了絕大多數是基因改造的農產品之外,農藥的使用更是氾濫(不是用人、而是用飛機噴灑),所以能夠吃到不是以"現代科技"生產,而是以傳統農耕的方式生產的產品,是件很幸福的事。
再說到阿米緒人吧! 他們除了遵守傳統的生活方式之外,服裝也還是維持幾百年前的樣子:男人蓄鬍子、女人綁頭巾,一律穿著傳統素色的衣服。據說他們不開車(但是可以搭便車....這我實在覺得有點奇怪)、不用電話(更別說手機),社區裡可能也不用電力,他們也不與外族通婚,所以遺傳疾病是個蠻大的問題。他們自成一區的生活,不與其他人混住,生活恪遵宗教信條....坦白說,如果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我應該會覺得人生是黑白的吧!
不過,也許就是因為美國是個如此廣大的地方,所以能夠容許各種奇奇怪怪的社群存活,天然資源的豐富,使得他們可以自給自足,除了阿米緒人之外,聽說還有很多特別的社群也是活在自己的生活方式裡。就某個方面來說,這也是種不錯的選擇,管他現在流行什麼,只要活在與天地和諧相處的環境裡,可能還更符合未來的潮流呢!
維基百科上對於阿米緒人的介紹,內容很詳細,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8%BF%E7%B1%B3%E4%BB%80%E4%BA%B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