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六年級生 在金融風暴發生前離開暴風圈 目前是探索物質與心靈世界的靜心者,一心學院創辦人與聖地旅遊策劃人;在英國唸書工作住了三年 這幾年多次進出印度 擔任印度合一大學的翻譯與工作人員 曾旅遊過二十多個國家~難忘的旅遊經驗包括:西班牙馬德里遇劫 帥哥演員救險;土耳其遇黑幫老大 導遊叫我以後不要再去土耳其;澳洲雨林區做"Earth Watch"志工 被蚊子追著跑還要徒手撿火雞便便;西藏納木措車陷泥淖 又飢又凍全車幾得高山症;普羅旺斯花粉過敏嚴重 全臉紅腫長痘痘此生最醜時; 去北法朋友家過道地聖誕節 聖誕大餐時間太長吃到發燒;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 獨自一人走在梯田裡 大自然美景永生難忘;印度德里等車等了一小時 車子跑了氣得大罵 沒想到竟因此順利搭上往達蘭莎拉的巴士....而這幾年的心靈之旅 讓外在的追尋轉化成內在更深遠的體悟~ 旅行 是學習的特快車 加速拓展靈魂的深度; 靈魂地圖 標記學習的旅程 探索生命的本質 享受宇宙的豐盛!(靈魂旅人:soul.miles@gmail.com)

2008年12月28日

達賴喇嘛與曙光村

兩個夢想,一個世界(Two Dreams, One World)
這段影片是在大約十年前達賴喇嘛第二次拜訪曙光村時所拍攝的。他第一次拜訪曙光村是在1973年時,和神聖母親在Pondy會面。
影片一開始陳述的是Mother的Dream(詳細內容請看此篇)。在1968年曙光村的破土典禮上,西藏也參與了這次的神聖的聚會。上次去曙光村時,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們,當時西藏的代表是印度達蘭莎拉的流亡政府,他們放入那個大甕的是喜馬拉雅山上的鹽,而不是土壤,因為流亡政府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曙光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沒有國家疆界的地方,就像從太空上照下來的照片一樣,土地上是沒有國家疆界的,也就是說,這樣的界線,其實是人們自己劃上去的ㄚ~
西藏流亡政府和曙光村一直維持著良好的互動,在1985年時,達賴喇嘛的醫生來到曙光村開設課程教導藏醫。之後也有西藏僧侶來到曙光村。這段影片後半段是達賴喇嘛上次造訪時的片段,可以看到他去各個地方參訪,包括學校、農場、建築等等,在那時西藏館成立,達賴喇嘛的到訪甚具意義。當我看著這段影片時,看到達賴喇嘛真情流露的大笑,不禁想起去年在達蘭莎拉度過的一個多月時光。在那裡,看到流亡西藏人民的辛酸與無奈,也看到在達賴喇嘛帶領下的人們,仍然保有堅定的信仰。當我看到影片中法王的朗朗笑聲,不禁感動的眼眶泛紅(唉唉~哭點有些低~) 2009年一月下旬,達賴喇將會再次造訪曙光村。

2008年12月26日

曙光村到底在哪裡?

曙光村到底在哪裡? 要怎麼去? 請看以下的地圖:

距離最近的機場是千奈(Chennai,亦叫馬德拉斯)。曙光村位於印度南方泰米爾納度邦(Tamil Nadu)的龐地切利(Pondicherry)附近,是個靠海的區域,距離千奈機場車程大約三小時。

11月份在曙光村的時候,剛好遇到孟買恐怖攻擊事件,很多在台灣的親友們都很擔心,不知道這裡是否有被影響。幸運的是,印度很大也很多元化,當時在那邊其實並沒有感受任何恐怖活動的影響,只是在機場的時候安檢比較嚴格(其實一向都還蠻嚴格的,我常笑稱是要過五關斬六將)。當時我有請教當地的印度導遊,回教與印度教徒之間的問題這裡會有影響嗎? 回答說,因為孟買是西邊,靠近阿拉伯半島和巴基斯坦,又是個大城市,所以在那邊的情勢會比較緊張,但是曙光村位於印度很南邊,幾乎是不受影響的。因此對於去印度有安全考量的朋友,其實可以放心的。

曙光村的創辦人--The Mother 神聖母親

神聖母親The Mother--米拉阿法莎(2/21/1878生於巴黎—11/17/1973於Pondicherry 去世)排行第二,母親是埃及人,父親是土耳其人。她有非凡的天賦,因此後來成為很有成就的畫家與音樂家,從她很小的時候就有許多內在經驗。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她在阿爾及利亞師從Max Theon以及其英籍妻子Alma(她是高度發展的管道),學習神祕學。在她回到巴黎之後,The Mother和數個不同的靈修團體一起工作。她第一次聽到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是從她的一位拜訪過這位聖哲的朋友那邊知道的。1914年,她和第二任丈夫保羅理查一起到Pondicherry親自拜訪他。在那裡,她立即認出這位聖哲就是之前她在冥想時看到的導師,並且知道她未來的工作會與他有關。雖然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她必須離開印度回去法國。但是之後她又隨著夫婿因為工作關係到了日本,在1920年四月,她回到Pondicherry並且加入奧羅賓多,之後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裡。奧羅賓多認為她是進化創造力量的化身,在印度傳統上認為就是”至高無上的母親”(Supreme Mother)。
1926年11月,神聖母親(The Mother)開始為奧羅賓多組織這個日漸龐大的追隨者團體,因此建立了奧羅賓多道場(Sri Aurobindo Ashram)。在奧羅賓多於1950年過世之後,於1952年創立了”奧羅賓多國際教育中心”,目的是為了完成奧羅賓多的願望—為印度的下一代提供新式的教育。在1968年,她建立了曙光村國際中心計畫,這個計畫是為了嘗試實行奧羅賓多對於新型態的個人與團體生活的願景而建立的,為整個地球準備一個更光明的未來道路。
“人類不是地球創造物的最後一階。進化持續進行著,而人必須超越。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他是否想要參與新人種的到來。對於那些很滿意世界現況的人而言,很明顯的曙光村是沒有理由存在的。”~The Mother, 1966

2008年12月24日

曙光村心靈生態綠之旅 2009年2/25-3/5

說在前面:
這不是個一般的旅行團,也不是走馬看花的名勝古蹟遊覽。我的角色不是導遊,是和大家一起同行的夥伴,會想要找一些同好一起去旅遊,是秉持著一份想要分享的心,因此自願當個協調聯絡人兼翻譯者。因此這次的旅行,並不是一般市場上包吃包住的套裝行程,反而比較像是半自助旅遊,針對一些真正有興趣想要瞭解曙光村這個國際靈性社區的發展,想要探求除了資本主義之外的未來人類生活的可能方式,想要看看靈性和日常生活如何結合,如何有覺知、有意識地生活,或者想要知道如何實踐「樂活」,想要知道社會企業如何運作…等等(哎呀~好像太嚴肅了~)。其實,這個行程雖然有著看似嚴肅的目的(聽起來像學術研討會^^),但內容卻是輕鬆自在,也會有時間讓你自己探索遊覽,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在海邊靜靜地躺在吊床上,享受南印度的熱帶風情。
曙光村在很多歐美國家都設有辦事處,連亞洲的韓國、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也有相關的聯絡人(目前已有約三十個韓國籍的曙光村民喔),但台灣去過的人並不多,對這裡有瞭解的人更少。
在這個行程裡,透過曙光村民的導覽,我們會實地去瞭解曙光村的願景,在拜訪當地村民的過程中,看他們如何把這個地方建造成人類合一的實驗室、如何把靈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以及在這些發展的過程裡有什麼值得我們可以學習與借鏡的?

適合旅伴:

  • 喜歡大自然、喜歡簡單生活、對吃住條件不計較的人
  • 認同綠色樂活、有機環保、人類合一觀念的人
  • 喜歡學習、探求新知的人
  • 喜歡美、藝術、歷史古蹟的旅行者
  • 對於心靈成長與療癒有興趣的人
  • 可以接受不很現代化生活的人

行程特色:

為了要能深入瞭解曙光村,除了簡介整個曙光村的理念、造鎮計畫與制度之外,我們將會從以下幾個面向去切入:

  • 靈性:每天早上都會安排進入曙光村的中心—大黃金球(Matrimandir 亦即神聖母親的殿堂)—裡面的內室靜心。在這個像是太空艙的地方,裡面唯一的光源是從外接引天光投射在全世界最大的透明水晶球上,是個沒有宗教、沒有儀式、沒有樂音的地方,只有一室的淨白與寧靜,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在其中專心、提升意識。除了大黃金球的內室之外,還有圍繞著大黃金球的12個小靜心室,每一間都有獨有的意義與顏色,在曙光村的這個星期當中,每天你可以選擇要進入內室或是小靜心室。而這次旅程的時間會遇到曙光村的生日(2/28),我們將可以在當天清晨在大黃金球旁的露天劇場,於熊熊火炬中祈福許願,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喔!
    這次我們住宿的地方是曙光村的另類療法中心Quiet Healing Center ,神聖母親(The Mother)曾造訪這塊區域,並對這裡擁有強力的療癒能量印象深刻,在當時就指示應該在此建立療癒中心,直到1997年這個中心才正式開幕。療癒中心裡提供許多不同的課程(如水療指壓、阿育吠陀、舞蹈、瑜珈等等),有興趣的夥伴可以找時間去上。另外我們也會造訪創建曙光村的元老之一的曙光村民,他是水晶寶石療癒的專家,也有個治療中心。
  • 聖者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與神聖母親(The Mother): 曙光村是根據神聖母親的願景所建立,他們是建立曙光村的精神領袖。我們會到龐地切利的奧羅賓多道場(Sri Aurobindo Ashram)頂禮,裡面有他們的三摩地,對能量比較敏感的人常可感覺到他們的臨在。而奧羅賓多則是印度的三大聖哲之一,他所提倡的全人瑜珈(integral yoga)亦是曙光村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們也會造訪曙光村裡專門研究奧羅賓多作品的機構,深入了解這位聖哲。
  • 教育:曙光村的教育方式和外面不同,他們強調教育不該只是學習技能以便以後可以找到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教育應該要與靈性結合,孩子們從小就被教導合一的觀念,以及與靈魂和神性的連結。我們會參訪社區裡的學校,與當地的老師學生互動,實地了解其教育理念。
  • 綠建築: 這裡的建築很有特色,因為自然資源貧瘠(原先是個沙漠),所以他們因應環境設計建造了許多綠建築,充分運用陽光與水資源,並且和大自然和平共存,也有很多具有建築師個人風格的設計,很值得觀賞了解。我們會漫步在曙光村中看建築,和建築師面對面訪談,或進入私人宅院以了解這些建築的特色。
  • 有機農業:主要供應曙光村糧食的安納普納農場主人告訴我們”有機的生活就是靈性的生活”。是的,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曙光村民如何在原本是沙漠的地方,努力保存水源、涵養土壤,讓原本貧瘠的土地也可以種植出有機作物,不但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外銷。
  • 替代能源:曙光村的飲水與眾不同,誠如”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這本書中所證實的,水分子的結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裡的水運用歐洲的專利科技研究,並經由種種方式提高其振動頻率,是名副其實的能量水!另外我們也可以去看太陽能、風力等替代能源的發展。
  • 社會企業/社會計劃:看曙光村的商業單位如何融合外界資本主義的需求與曙光村的理念,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並且回饋給當地村落,增加許多就業機會。曙光村的產品品質很好,價格也不貴,有很多都是外銷到歐美國家,你會驚訝於原來印度生產的產品是如此的美麗!
  • 文化藝術: 由於神聖母親是位法國女士,因此在曙光村處處都可感受到對藝術的重視。她認為欣賞藝術是不受制於社會與經濟地位的,藝術之美應該是人人都可接觸到。在我第一次去曙光村時,曾遇到一位孟買來的藝術經紀人,她告訴我曙光村和龐帝切利這一帶有許多藝術家,因此有機會我們也會拜訪當地藝術家。
  • 歷史遺跡漫步:鄰近曙光村的龐帝切利(Pondicherry)是個獨特的印度小鎮,人口大約有90萬人。這個地方在18世紀初就受到法國統治,一直到大約五十多年前法國才歸還給印度政府。因此這裡有著濃厚的法國殖民地色彩,當然這裡還是印度,所以可以看到許多當地文化與殖民地文化交融的影響。漫步在法國區其實就是一種享受,更別說這裡有許多具有獨特風味的藝術小店了!

若你想去看看曙光村,也覺得以上所說的是你有興趣去看、去了解的,歡迎你跟我聯絡喔~這次2/25-3/5的行程已陸續有夥伴加入,有興趣的朋友請儘快跟我聯絡!! soul.miles@gmail.com

2008年12月22日

曙光村"黎明之火"儀式

曙光村一年有三次會在大黃金球旁的半圓形劇場舉辦"黎明之火"(Dawnfire ceremony)的儀式。這三次分別是1/1(新年), 2/28(曙光村的生日)與8/15(聖者奧羅賓多的生日)。能夠在這些日子造訪曙光村是很特別的,除了儀式之外,還可能會有音樂或是舞蹈的表演,每年都不同。
這次2009年2/25出發的團體,就是為了配合曙光村的生日所特別敲定的時間。我們早上五點就會集合在大黃金球旁,在熊熊的火光之中,等待新世代第一道曙光~

2008年12月19日

A Dream-曙光村的理想

通常遊客們到曙光村的第一站就是遊客中心(Visitor Center) 很多人是去附近的法國殖民小鎮Pondicherry遊玩時,"順便"來看看曙光村。坦白說,如果抱著"到此一遊"的想法,這個地方也可以大概了解曙光村的願景了。只是若想要深度了解這個地方,當然不是一些文字照片、影片、商品就可以窺見此地的不同~
在遊客中心裡的展覽室裡,掛著幾張大張的文字看板,上面的文字,就是神聖母親 Mother的"A Dream"(夢想)。這個夢想,實際上就是人類生活進化後的美好版本,也是建立曙光村的目標。
我在這裡翻譯了這篇文章,也附上英文的原稿。翻譯的也許不是很精確,但是意思應該是差不多的:
There should be somewhere upon earth a place that no nation could claim as its sole property, a place where all human beings of goodwill, sincere in their aspiration, could live freely as citizens of the world, obeying one single authority, that of the supreme Truth; a place of peace, concord, harmony, where all the fighting instincts of man would be used exclusively to conquer the causes of his suffering and misery, to surmount his weakness and ignorance, to triumph over his limitations and incapacities; a place where the needs of the spirit and the care for progress would get precedence over the satisfaction of desires and passions, the seeking for pleasures and material enjoyments.
在地球上應該有個地方,在這裡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宣稱那是屬於它的領土,在這裡所有善良的、擁有真誠渴望的人,可以像世界公民一般自由地生活著。他們遵從著唯一的權威,那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那是個和平、一致、和諧的地方,在這裡所有人類戰鬥的本能只用來對抗自己痛苦與悲慘的根源,用來超越自身的弱點與無知,用來成功地戰勝自我的限制與無能。在這個地方,靈魂的需求與對進展的關注,優於對慾望與熱情的滿足、對歡愉與物質享受的追尋。
In this place, children would be able to grow and develop integrally without losing contact with their soul. Education would be given, not with a view to passing examinations and getting certificates and posts, but for enriching the existing faculties and bringing forth new ones. In this place titles and positions would be supplanted by opportunities to serve and organize. The needs of the body will be provided for equally in the case of each and everyone. In the general organis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and spiritual superiority will find expression not i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leasures and powers of life but in the increase of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完整的成長與發展,而不會失去和他們靈魂的連結。教育的方式,不是以是否可以通過考試、拿到證照或工作來看,而是去豐富現有的課程並且往前帶來新的。在這個地方,頭銜和職位會被服務與組織的機會所取代。每個人身體的需求都會被平等對待。在一般的組織裡,智性、道德與靈性不僅可以表達在提升生活的愉悅與力量上,而且也在義務與責任的增加上面。
Artistic beauty in all forms, painting, sculpture, music, literature, will be available equally to all,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n the joys they bring being limited solely by each one's capacities and not by social or financial position.
各種形式的藝術之美,繪畫、雕塑、音樂、文學,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地享有。欣賞藝術所帶來的喜悅的機會,只會受到個人自身的接受力,而不是受到社會或是財務地位的限制。
For in this ideal place money would be no more the sovereign lord. Individual merit will have a greater importance than the value due to material wealth and social position. Work would not be there as the means of gaining one's livelihood, it would be the means whereby to express oneself, develop one's capacities and possibilities, while doing at the same time service to the whole group, which on its side would provide for each one's subsistence and for the field of his work.
在這個理想地,金錢不再是最高統治者。個人的價值比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還來的重要許多。在這裡,工作不再只是維生的方式而已,它是個人表現自我、發展自身能力與可能性的方式。在同時服務整個團體,因此服務除了提供每個人生計也提供工作的領域。
In brief, it would be a place where the relations among human beings, usually based almost exclusively upon competition and strife, would be replaced by relations of emulation for doing better, for collaboration, relations of real brotherhood.
簡短地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常幾乎完全是根基於競爭與爭鬥。但這個地方,人與人之間將會以追求做得更好、互助合作的良性仿效,以及真正的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關係來取代。

2008年12月18日

英國金融時報對曙光村的報導

曙光村(Auroville)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包括歐美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設有聯絡處或聯絡人 ,因此在國際上這個計劃一直受到許多的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2008年初時,針對印度做了一系列的報導,其中第一篇就提到了奧羅賓多以及曙光村(金融時報的簡體中文網站是翻譯成"奧羅新村")。以下就是這篇報導,相信可以提供給讀者更多資訊了解曙光村,也提供一些西方世界對印度的看法。文章有點長,請慢慢欣賞喔~

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一)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印度首席記者愛德華•盧斯 2008-01-04

在西方人眼裏,我們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學,恰如演奏鋼琴在雙耳失聰的人看來,只有指尖的跳動而沒有樂聲。——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最偉大的詩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在遇到安德列之前,我已在印度生活了四年多。這位63歲的法國老人將一頭花白長髮梳成馬尾辮,是吠檀多哲學的忠實追隨者。我與他雖是初次見面,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當時我到位於印度南部的奧羅新村做短暫探訪,這個國際新村是由一位年逾九旬的法國夫人米拉·阿爾法薩(Mira Alfassa)于1968年建立,在這裏每個人都尊稱她為聖母。她用奧羅賓多·高士(Sri Aurobindo)的名字給這個村莊命名。奧羅賓多是印度最著名的精神領袖之一,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早年求學劍橋到後來參加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地下活動,最終在印度半島景色宜人的東南海濱成為學者兼教授,這本身就可以用一兩本書來記述。安德列告訴我,聖母米拉于1973年“脫離了她的肉身”,當時距奧羅賓多逝世有23年。但幸運的是,這位富有探索精神的法國老人與聖母米拉一起度過了她在奧羅新村的最後幾個月。 自安德列移居奧羅新村以來,這裏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型精神修煉所,居民已擴展至幾千人。其中大多像安德列一樣是西方人,來這裏尋求印度哲學的真諦。像安德列一樣,他們大多認為印度是個與眾不同的國度,擁有獨特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安德列說,印度是人類得以生存下來的關鍵所在。而我此行來奧羅新村就是想知道印度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讓人們產生這樣的信仰。安德列把我迎進他那寬敞潔白的屋子,飲著洛神花汁,然後對我說:“在歐洲,你感覺自己是完全迷失的。在西方,你是屬於社會的,只能亦步亦趨地追隨固定的模式,你應該擁有一套房子、一份工作,你的整個生活都得以金錢為中心。而印度不一樣,印度是個獨特的國家。”他強調說,“要是沒有印度,這個世界將會貧窮到只剩下物質。”他的話贏得了在坐各位的一致贊同。
安德列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起在北非的抗法戰爭時期去阿爾及利亞服過役,但沒有染上士兵的那些不良習氣。退役後,在巴黎的某個下午,他聽說有一個關於奧羅新村的會議。當時他已試著閱讀了流傳最廣的印度教典籍《薄珈梵歌》(Bhagavad Gita),對印度哲學略有瞭解。不久他便離開法國前往印度。安德列的這些描述都是坦率的,但他沒有解釋究竟是什麼把他吸引到印度來的。“對於我來說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我不明白為什麼別人不能理解”,安德列說,“幾千年來,印度一直在調和種種分歧和差異,並將它們融匯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印度有一種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精髓,它會告訴你在林林總總的生命背後,有種叫做‘統一體’(unity)的精神現實。”可能是看到我一臉困惑的神情,安德列又接著解釋道:“今天的人類正面臨著一場全球危機,只有印度才能化解它。印度能夠解釋生命的輪回和萬物的融合,指引人類通往超意識的道路。”他說道:“除了印度以外,沒有哪個國家能接納奧羅新村,它無法在西方世界存活下來——在西方,人們只會將它變成一種狹隘的宗教團體。”
聖母米拉希望奧羅新村不只是一種狹隘的宗教團體。然而關於她的各種記述五花八門,我們無法真正感知她的真實面目。她一生留下了許多神諭般的、晦澀難解的言辭。1878年,米拉·阿爾法薩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土耳其人,母親是埃及人。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米拉就有一種“與大自然交流”的傾向。她還能跨越時空,與“未知世界的神靈和生靈交談”。長大成人後,米拉開始不倦地遊歷不同國家,感受多樣化的文明,探索人類生存的奧秘。最終,她於1916年來到印度並遇上奧羅賓多·高士,正是奧羅賓多給了她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共同發起了一場新的精神運動,旨在告訴人們印度將幫助人類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他們將這場運動稱之為“超意識主義”(supramentalism)。在印度,還有其他類似的精神運動和其他聖母級的人物。但是作為精神修煉所,奧羅新村有著更為深厚的根基。
在遇到安德列之前,我曾參觀過馬特裏曼蒂爾廟(聖母廟,Matrimandir 就是大黃金球啦),那是一座高聳的球形建築,直徑大約為150英尺,通體覆蓋著金色的花瓣狀的圓片。這一奇特景觀不由讓人聯想到好萊塢電影中的太空船降落在這片熱帶土地上。在清靜寬敞的廟內,大約有二三十人散落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下,彼此相隔一段恰當的距離,在落日餘暉中做著瑜伽的伸展動作。他們大多是白人,有一兩個可能就來自洛杉磯。奧羅新村有兩三千名居民,大多過著和安德列類似的生活,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俄羅斯人、韓國人、日本人、拉丁美洲人和歐洲人,只要流覽一下電話本就可一目了然。我的嚮導邁諾布·泰戈爾(Manob Tagore)是一位嗓音柔和並極具親和力的孟加拉人,他告訴我,單從電話本判斷可能會高估這裏的本地人的數量,因為很多西方人已經改用了印度名字。邁諾布告訴我,他很小的時候被帶去見聖母米拉。“她總是那麼平靜,她那種平靜也使我平靜下來,”邁諾布說,“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安德列讓我解釋我是誰,我想要問他什麼問題。我告訴他,我是一名英國記者,在印度生活了許多年,我的妻子普莉婭也是印度人。我想知道為什麼印度對如此多的外國人有如此強大的精神感召力,而我卻感受不到這種力量。我沒有說的是,在我看來,幾百年來印度一直生活在西方人強加於它的“精神聖殿”的重軛之下,印度人也早已習慣于草草應付西方人的這種期待,只是有時會稍加點綴而已。幾個世紀以來,尤其是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期間,許多印度人或多或少將印度視為獨一無二的超自然文明體。較之許多殖民統治者的蔑視態度,大多數印度人當然更願意接受這樣的自我形象。曾制定印度第一部刑法典的麥考利勳爵(Lord Macaulay)曾寫過一段引起公憤的話:與西方人的成就相比,整個印度的文學與哲學全都不足掛齒。溫斯頓·邱吉爾的評價則更為惡劣,他說,印度“是一個有著野蠻宗教的野蠻國家”,“就像赤道那樣,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1]更不幸的是,持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在少數。
與此相反的則是另一派同樣具有代表性但根基更為深厚的觀點。法國小說家安德列·馬爾羅(Andre Malraux)寫道:“印度在夢想和時間上與我們相距遙遠,它屬於我們靈魂所附的古老東方。”[2]與他持相同見解的大有人在,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曾說,基督教的《新約》應該來自印度,因為這個國家有著人類最溫雅和善的文明。[3]如果要在麥考利和馬爾羅,或是邱吉爾和叔本華之間做出選擇,人們自然會選擇馬爾羅和叔本華。雖然在過去的250年中,西方學術界對印度有過許多公允的評價,但是普通西方人的看法仍分為兩派,或不屑一顧,或充滿浪漫幻想,這樣的看法延續至今。印度人大多傾向於浪漫派。印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曾寫道:“在印度有很多人津津樂道於歐洲人對印度的浪漫詮釋或讚揚,這是因為長期的殖民統治極大地摧毀了人們的自信心,故而對這樣的評價尤為喜歡。”而這樣的想法不只限於歐洲人,也絕非屬於遙遠的過去。當阿瑪蒂亞·森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來到哈佛大學後,他發現在著名的“哈佛書店”中,所有關於印度的書都被放在“宗教”欄目下。[4]
安德列自然同意後一種觀點。然而我最想問他的是,他對印度的這種純精神化的看法是否因為印度有如此眾多的貧困人口而動搖過。每一個到印度的人都不難發現它濃郁的宗教文化與駭人的貧困景象並存。在印度,敬神與瀆神似乎總是聯繫在一起。一些印度哲人將貧窮歸因於人們在前世犯下的錯誤。靈魂轉世的信條則似乎可以讓人們忽視現今的貧窮悲苦,甚至成為一些人安於貧困的精神支柱。面對身邊四處可見的貧困景象,安德列真的可以不為所動嗎?他望著我,有些惱羞成怒,“印度是最富有的國家,只有印度才能理解物質主義的虛幻。”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念頭,於是再次強調了這個觀點。在如今的印度,崇拜財富的傾向越來越明顯,這個國家至少有一半的人在追求財富。“但即使印度擁有了電視頻道、手機和其他現代化生活設施,它也決不會濫用它們,沉溺於其中。”安德列說,“對此我毫不擔心,因為這是印度。”
不能簡單地將安德列的這些說法看成是嬉皮士的奇思怪想,或者狂熱信徒的胡言亂語。顯然,這個法國人研讀過艱深的《梨俱吠陀》(Rig Veda)、《奧義書》(Upanishads)和其他印度教典籍,他不是嬉皮士,也不是西方人眼裏那種信徒。他的信仰裏沒有狂熱、最後審判日以及虛妄的幻想。大多數奧羅新村人既不飲酒也不吸食大麻,他們不需要遵循任何具體的信條或教義。他們只需要認同印度對未來世界有著獨特的哲學和道德重要性,這也是許多印度人認同的觀點,無論他們有無文化修養。
雖然奧羅新村的居民絕大多數是外國人,但在今天的印度,類似的情緒也甚為普遍。同樣,安德列的很多觀點,尤其是關於印度超凡脫俗的觀點,即便在倫敦諾丁山、巴黎蒙帕那斯區或是好萊塢貝佛利山的聚會中,也會得到人們的一致認可。簡而言之,一種浪漫精神仍在主導著外國人和印度人自身對印度的看法。實際上,在代表印度的那些傳統形象、符號和辭彙裏,認為印度超凡脫俗的觀點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就算那些有意識地拒斥該觀點的人,有時也會不自覺地成為它的宣傳者。 道別時安德列擁抱了我。他說,儘管我是英國人,但他仍然喜歡我。他略帶歉意地說,絕大部分英國人他都不喜歡,因為他們過去在印度的所作所為,也因為他們總喜歡顯得與眾不同,比如靠左行駛和拒絕加入歐洲貨幣聯盟,還因為他們的優越感。他說:“印度將引領世界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每個人都應該明白這點,即便英國人也不例外。” (待續) (注:《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是本報前駐印度首席記者愛德華·盧斯的新書,已由中國的中信出版社出版。獲得中信出版社的授權,本網從今日起選載該書的部分內容。) [1] 拉瑪昌德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邱吉爾的印度演講》(Chruchill’s Indiaspeak),印度教徒報星期日增刊(The Hindu Sunday magazine),2005年6月5日。 [2] 安德列•馬爾羅(Andre Malraux),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轉引自潘卡季·米什拉(Pankaj)編的《心中的印度》(India in Mind),紐約:古典書局,2005,第172頁。 [3] 阿瑪蒂亞·森,《好辯的印度人:論印度文化、歷史和身份》(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Writings on Indian History, Culture and Identity),倫敦:艾倫·萊恩出版社,2005,第152頁。

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與曙光村

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這是誰? 他和曙光村的建立有啥關係?
嚴格說起來 曙光村的建立和奧羅賓多生存的年代並沒有重疊 而是根據另一位重要人物--神聖母親(The Mother)--的遠景所建立。但是奧羅賓多與神聖母親之間的關係 卻是密不可分。
根據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對奧羅賓多的解釋:
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1872年8月15日1950年12月5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北印度地區的政治人物,哲學家,教育家。早年留學英國倫敦的奧羅賓多,於1893年後回到北印度,並於1905年1912年帶領北印度地區從事爭取殖民自治的運動。之後,轉而研究哲學神秘主義瑜伽,他所創建改進的新瑜伽,也成為今瑜伽研習主流之一。
而這次去拜訪曙光村時,我們也去參觀了專門研究奧羅賓多改編自印度史詩的作品Savitri的地方。館方的研究人員告訴我們,奧羅賓多是個天才,記憶力驚人,可以過目不忘,而他從政治家轉而成為哲學家、文學家,並成為靈性導師,提倡全人瑜珈(integral yoga),一生充滿傳奇。

2008年12月17日

關於曙光村的小小介紹~

曙光村是個世界村(A Universal Township)
曙光村於1968年2月28日,來自124個國家大約5000名代表,每個地區各帶著一抔泥土放入曙光村地理中心的大甕中,象徵著人類的合一。今日曙光村還在建造持續擴展中,而這片曾經是荒蕪之地的平原,已經成為這個來自40多國的2000人的家。在這個聚落的中心就是Matrimandir,也就是”神聖母親”(曙光村的創建者)稱之為”曙光村的靈魂”的地方。Matrimandir的主體架構與內室(Inner Chamber),已經完成了,但是目前還在建造環繞著的花園。Matrimandir, 我暱稱她為"大黃金球",或者叫她MM,意思就是神聖母親的殿堂。

曙光村的計畫在通過印度政府的背書與認可之後,在1966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也通過了決定,認定曙光村計畫對於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給予他們完全地支持與鼓勵。

建立曙光村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類合一。今日曙光村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由國際上背書認可,持續試驗人類合一與意識轉化的地方。在這裡,關注並且持續研究如何永續生存(能源、生態、生活方式),以及人類對於文化、環境、社會與靈性的需求。

銀河(The Galaxy)

這個城市計畫有四大區域—文化、國際、工業與居住等區—從中心Matrimandir輻射而出,每個區域都代表了這個城市重要的面向。公園以及綠色走廊錯落在區域之間,整個城市都被由森林、農田、與自然保護區組成的”綠帶”所環繞著。
這四區的建造從1990年代開始認真的展開,然而直到近幾年進度才比較快速,因為還需要購買許多土地,而最後版本的主計劃(Master Plan)曾有過許多爭論。今天的曙光村擁有大約一半所需的土地以及鄰近的”綠帶”,因此購買剩餘土地是現在重要的目標。
從圖中可以看到,曙光村是以大黃金球MM為中心,再往外延伸四塊區域,從空中鳥瞰,就像是銀河的概念--這四個區域就是由中心延伸而出的星雲帶,曙光村的設計也符合了她的概念--宇宙世界村~

2008年12月14日

Matrimandir內部靜心室大公開!

<<這些照片都是來自曙光村的官網>>
走入內部 就好像是進入太空艙 純白 完全的安靜
在進去之前 會被要求套上特別準備的白襪子 然後順著導引 一步步的走向神聖殿堂的中心
順著階梯往上走 你會注意到一束光從頂上直射下來
這是進入上層內部靜心室的入口~這時心跳有點加快 因為"傳說中"的神聖殿堂就要出現了~
哇~看到那中間的水晶球了嗎?她的直徑是70公分 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晶球
直射其上的光線 是靜心時唯一的光源 從天頂接引天然陽光進入室內 週遭有12跟純白大理石柱 地上鋪著厚厚的白色地毯 整個空間 沒有神像 沒有宗教 沒有儀式 沒有鮮花
這裡就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專心(曙光村的用語是concentration, 不是meditation) 的地方!

Matrimandir 神聖母親的殿堂

這個美麗的黃金殿堂(我暱稱為大黃金球) 是曙光村的中心
在以下這個三分多鐘的影片裡 你可以實際看到大黃金球的外部 還有一部分內部(因為上層的內靜心室無法攝影) 最難得的是 拍攝者爬到最底端 拍攝下來如何接引太陽光 通到上層靜心室的大水晶球 再一路通透到黃金球底下的"蓮花池" (另一顆大水晶)上 這是非常神奇 也是曙光村民用愛,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的!
影片一開始 先簡單介紹外觀 包括大黃金球 半圓形劇場(每年三次晨曦祈福在這裡舉行) 以及大榕樹(曙光村的真正地理中心)。半圓形劇場上的白色大甕裡面放有一百多個國家的泥土 象徵著人類合一。之後看到的是圍繞著黃金球的12個花瓣(petals)靜心室中的一個,每個小靜心室都有不同的顏色與主題。
看完影片 若是你有興趣親眼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 或是想去感受大黃金球內室的能量 或者到12個不同特質的花瓣靜心室 請與"靈魂旅人"連絡喔~

2008年12月11日

曙光娃娃(Tsunamika)的由來

是什麼樣的緣由開始曙光娃娃的故事?
是的,從她的名字裡可以猜到,這正是因為在2004年時海嘯重創南亞一帶(海嘯的英文是Tsunami),在世界各地湧來許多的愛與慈悲,療癒因為破壞與死亡造成的傷痛。 這小娃娃就是這樣的一個象徵,轉化了數百位在南印度的漁村婦女們。
曙光娃娃祖娜米卡帶來的訊息超越海嘯。她是希望,她是恢復力,她是有創造力的轉化....
曙光娃娃是由廢布料所製造出來的,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廢料"。但是在大自然裡沒有所謂的"廢棄品",萬事萬物都有其具有創造力的角色。每個事物都可以活生生地、美好地存在著,就像曙光娃娃一樣~

曙光娃娃(Tsunamika)的故事 (II)

曙光娃娃的故事(II)

於是小女孩坐在海底的岩石上 專心的想著太陽
她在石頭上連續坐了21天,沒有出去玩,只是不停地想著太陽
在第21天的時候,突然之間海床劇烈的搖動起來,把她高高地拋了起來~
她不停在水裡往上升~升~升~直到她碰到了海面! 然後她看到太陽了~正在天空中閃耀! 她很開心地看到太陽正對著她微笑~
太陽告訴她:"我是太陽,歡迎來到這個光的世界。我很高興你是這麼有決心要找到我。我要給你一個特別的禮物,不管什麼願望我都可以幫你達成。"
小女孩說:"我想要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是的,你會有很多的朋友,而且我會在任何你需要我的時候出現!" 太陽說。
然後一陣巨大快速地海浪襲捲而來,把小女孩抬得更高更遠。"你要把我帶到哪裡?"小女孩問巨浪。
海浪說:"我們要把你帶到遙遠的陸地上。"
海浪旅行了很遠,最後終於到達了遙遠的陸地,並且把她留在海岸邊。
在那裡她看到很多小小的茅屋因為巨浪而被摧毀。很多人在哭泣,而孩子們都很害怕。小女孩從來都沒想到這樣的事會發生,她覺得非常的難過。然後她想起了太陽曾經對她說過的話。
"太陽、太陽,我要怎麼幫助這些人?我要怎麼讓他們快樂?"小女孩問。
幾乎是同時,太陽從雲層後面出現並且說:"給他們你的愛!"
於是小女孩跑到一個正在哭泣的女人面前並且說:"請接受我的愛!"
女人看著小女孩說:"我失去了我的孩子。你願意成為我的女兒嗎?"
小女孩回答:"是的!我願意!"
女人非常的開心,她問小女孩:"你叫什麼名字?"
小女孩說:"祖娜米卡!!"
然後有個小男孩過來問她:"祖娜米卡!你願意做我的朋友嗎?"
她說:"當然囉!"並且成為了他的朋友。
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向她靠近並且說:"親愛的祖娜米卡,你會和我們在一起嗎?"
祖娜米卡對所有的孩子們說:"是的! 是的! 是的!"
她跑到每個人的家裡,並且成為家中的一份子。人們開始從遙遠的內陸過來尋找她。
祖娜米卡,這個小女孩,抬頭微笑地往天空看著太陽。她了解到她可以把她的愛給到全世界的人。
所以她化身成了數千數萬個祖娜米卡,穿越海洋,到達遙遠的地方。
這就是她如何開始旅行全世界,現在,她觸及到了你。
小小祖娜米卡,她是你的朋友!

2008年12月9日

合一生活實驗室--印度曙光村

“曙光村希望成為一個世界村,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寧靜、進步並合諧的生活著,超越所有教義、政治與國家。曙光村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類合一。”

Auroville Charter 曙光村憲章

  1. 曙光村不屬於任何特定人士。曙光村屬於整體人類。但是要居住在曙光村,他/她必須願意成為神聖意識的服務者。
  2. 曙光村將是個永續教育、持續成長、永不老去的地方
  3. 曙光村希望成為過去與未來的橋樑。運用從無到有與內在的探索,曙光村將勇敢的躍進去體現未來。
  4. 曙光村將會成為物質與靈性研究的場所,成為活生生的實際人類合一的示現。
    曙光村簡介影片請至以下連結 (英文發音 法文字幕)
    PS:影片一開始是神聖母親(Mother)以法文陳述曙光村憲章...

2008年12月5日

曙光娃娃(Tsunamika)的故事(I)--愛的小禮物

曙光娃娃的故事 (I)
曾經有個小女孩 住在深不見日的海底裡 他從來沒見過太陽、月亮、星星 因為光線無法到達這麼深的海底。
她孤單一人的生活著 希望有朋友可以陪伴她.... "我希望我有朋友!"小女孩難過得哭泣著。 有一天,有個海星出現了。海星問她,"你有見過太陽嗎?" "沒有" "喔! 那真是太可憐了!" 海星說完就走了~ 於是小女孩開始四處找尋太陽的蹤跡,她走了好長好長的一段路~

有一天,她看到一個巨大的海螺,牠的身上有著美麗的螺旋花紋以及燦爛的圖案。她輕輕的敲著海螺的門.....

有個聖者走了出來問她說:"孩子,你有什麼事嗎?"

小女孩回答說:"我要怎麼才能找到太陽?"

聖者說:"你必須專心一致地想著太陽 ,要連續想21天喔!這樣你就會看到太陽了!"